admin发布:2025-04-06 00:12 128
中国历史上的昏君有秦二世、汉元帝、汉成帝、汉安帝、晋惠帝、北齐武成帝、北齐后主、陈后主、唐肃宗、宋徽宗。下面具体分析:秦二世——胡亥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。
。赵构 (宋高宗)理由:高宗本非昏君。如果没有赵构,大宋的国祚未必能够再苟延残喘150多年。但是光是 杀岳飞一条就足以使他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历代昏君之冠。6。
周幽王:周幽王姬宫涅为西周第十二任君主,中国十大昏君之首,他沉溺酒色、贪婪腐败,不问政事,为了博嫔妃褒姒一笑,闹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事件。
说到孙权晚年的昏庸,主要体现在三件事情上面,一是错了吕壹,导致很多功臣被打击或被杀;二是废太子,杀鲁王;三是逼死陆逊。如果单从这三件事情看,晚年的孙权,确实变得多疑猜忌、冷酷无情和昏庸无能。
最大的原因是年轻时英明神武的孙权,用人不疑,可到了晚年却性情大变,成为了一个大昏君。晚年的孙权非常敏感,猜疑成性,看谁都像奸臣。不仅如此,孙权晚年骄奢淫逸,又好神道,弄得东吴民不聊生,民怨四起。
但孙权晚年谈不上的倒行逆施,也没有多少昏招,主要就是选择继承人的问题。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。
那么孙权晚年到底为什么会性情大变,成为了昏君呢?孙权晚年大权独揽,难免有骄纵之心,孙权在自己立的太子死后,为了让后代子孙控制政权,处死了很多士族,为后来皇帝扫清障碍,但是也因此被扣上昏君的帽子。
鉴于孙权的内外压力都比较大,所以他没有办法作出大的改革调整。孙权只能在孙策留下了的政治班底、自己的嫡系人马和江东的四大家族中间做政治平衡,让他们相互牵制,以便于自己的整体管控。
在绝对权力中迷失自我,俯视一切,绝对的生杀大权,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情,影响一个人的行为。谁都希望听甜言蜜语,谁都讨厌忠言逆耳,谁都喜欢纵情享乐,谁都喜欢醉生梦死。
公元279年,晋军大破吴国,东吴灭亡,从此结束了三国分立局面,晋国统一中原。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
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,考虑到真理属于哲学的范畴,所以,从哲学上说,这句话是真理。
无所谓对错。这只是作者一种历史观点,即历史循环论的观点。\x0d\x0a历史循环论是一种古老的观点,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“五德终始”说,用当时流行的“五行”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。
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,天下大势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是我国古代、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,也可说是一个规律,我国历史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脉络,其实很简单。
版权说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 凑渣网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;
取消回复欢迎 你 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