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发布:2025-04-06 13:04 81
区域游戏
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,也是幼儿快乐学习的途径之一。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,以操作、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。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,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,表现为我要游戏,而不是要我玩,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。但不少幼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教学时,常常不知如何设计游戏、活动如何开展等问题。
1、小班入学后,教师如何设置区域游戏区域?
用形象逼真的玩具设置娃娃家、理发店、公共汽车等都可以。入学初,可以不教孩子怎么玩,幼儿喜欢什么就让他玩什么,之后逐步在过程中推进区域游戏的水平。(案例:一开始让孩子拿着医院里的听诊器等玩具随便玩。两三个星期后,问:你玩的是什么呀?看样子像是医生哦,是医生吧?这样来引出角色。再之后,分享时可以说:今天有好几个医生哦,医生都是在哪儿上班呀?这样引出医院)。
2、中大班幼儿如何把握区角和角色游戏之间的关系?
其实就是学习和游戏的关系。对这两方的处理,有三个层次:最高层次是游戏中有学习;第二层次是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;第三层次是把学习和游戏分开来。如果分不清哪是学习哪是游戏,不如索性就把两者分开来,学习是学习,游戏是游戏,等有经验了以后,再把游戏和学习合起来。
3、如何吸引小班孩子投入游戏分享?
可以用游戏或者儿歌把整个过程串起来,让孩子都讲讲自己的游戏。需要教师想各种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
4、孩子不能说出游戏的闪光点怎么办?
孩子说不出是正常的,因为孩子眼中的闪光点与教师眼中的闪光点是不一样的。所以孩子没有办法说出老师所认为的闪光点。(案例:游戏中一个孩子扮演记者,要采访娃娃家的妈妈。到娃娃家去了三次,妈妈都没有答应他的要求。终于,第四次,记者采访到了妈妈。老师把这一内容放到交流活动中,想要表扬一下记者锲而不舍的精神,谁知记者不让老师讲,自己自豪的说:最后一次,我跑到娃娃家,一脚踹开门,把妈妈一把拽出来,一定要她让我采访!)可见,孩子眼中的情节跟教师所认为的情节有多大的差别。
5、游戏中不能顾及到每个孩子怎么办?
游戏中无法顾及到每个孩子是正常的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去顾及。当孩子有事情做的时候,是不希望被人打扰的。当幼儿需要老师去顾及的时候再去顾及孩子。
哪些时候需要顾及孩子?一是游戏中产生争执的时候;二是孩子主动寻求帮助的时候;三是游戏中有危险动作的时候;四是有消极不健康的游戏内容的时候。顾及孩子的方法也有很多:如淡化情景、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。
补充问题:游戏讲评时无法顾及到每个孩子怎么办?
有时候很多孩子都有迫切需要的,这时候老师就要想办法怎样满足孩子的需要。(案例:在教室里放5个玩具话筒。游戏后,想要发言的孩子就去拿话筒,这样就有机会发言了。而没有拿到话筒的孩子不能发言。)这种有规则的满足孩子需求的做法,更适合大班。小班就最好让大家都讲讲;中班可以设置的话筒多一点,让很多幼儿都能上来说说。
6、“阅兵式”应该定位益智区还是建构区?
所谓“定位”,就是老师对游戏价值的预先设定,是把游戏作为一种手段。这样的话,“阅兵式”到底属于哪个区域,由老师预设的价值来定。如果把“阅兵式”看做孩子的游戏,就要从游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。孩子的游戏最初是模仿,逐渐走向替代、建构等。从游戏发展的过程来看,每一阶段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。教师要明确,游戏区是孩子的游戏还是教师预设的;游戏区是主张游戏的还是主张学习的。益智区和建构区都是以学习为主的区角。
7、幼儿水平有限,老师如何推进游戏?
教师认为孩子游戏水平有限,源于对儿童原有水平的预估不足。教师预设了孩子游戏的模式,而孩子却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情况去玩。要注意,游戏不像上课一样有预设的目标,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映。游戏水平是在原有经验上一步一步慢慢推进的。教师要学会在孩子有限的水平上帮孩子梳理问题、提升水平、扩展经验。
补充问题:游戏中出现了消极的内容怎么办?(一个孩子满足于扮演小偷)对孩子采取不关注的态度,弱化他的行为。另外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兴趣点。
教师在分享交流时可以选择悄悄渗透的方法,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大家。
教师面对孩子时可以更宽容、更放松、更低位一些。
8、中大班游戏对情趣性上的要求?
在游戏材料投放时,小班应该更多的投放逼真形象的材料。中班主要投放替代性材料,到了大班就主要提供素材。材料的复杂度是逐步降低的。大班游戏情境创设以幼儿的意愿为主,但不反对教师的支持和参与。
9、有些游戏情境孩子玩腻了,教师如何处理?
游戏的主题应该是动态的。当游戏内容缺乏吸引力了,没有人玩了,就可以缩小或取消。(案例:小医院的六次取消六次开设)同时,教师在新开一个游戏主题时,要对该主题对孩子的吸引力做预先的价值判断。
10、小班角色游戏开始时如何交代?
不要把游戏开始时的交代作为一件有负担的事情,哪个对孩子有效就用哪个。所谓“交代”就是要激发兴趣,让孩子知道玩什么,了解一些游戏时的重要事项。
11、如何让孩子在不变的游戏内容中保持长时间的兴趣?
老师要避免游戏主题不能变的想法。当幼儿对某一主题没有兴趣时,主题是可以取消的。
12、交流的内容如何选取?面面俱到还是重点交流?
交流时不可能面面俱到,所以肯定是重点交流。而重点交流不等于定点交流(只交流一个问题)。一次交流涉及到了情感、认知、能力、习惯和情感态度,就是好的交流。
幼师学们不仅要
更好开展、设计区域游戏
还要发挥幼儿区域游戏的自主性
教师应抓好四个环节
发挥区域游戏的四种功能
第一个环节:自制操作材料——凸显有效互动
为让幼儿与教师、同伴、材料形成有效的全方位互动,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幼儿成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制作者,把自主发展的权利交给幼儿。多层次的选择和自制材料,能够有效促进师幼互动、幼幼互动和幼儿与材料的互动。
第二个环节:自定活动规则——彰显当家作主
幼儿对成人制定的规则总是无法自觉遵守,而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而形成的规则能很快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要,并自觉地转化为幼儿的外部行为。让幼儿当家作主,成为制订规则的主人,掌握制订规则的权利,能有效保证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、有序地快乐游戏。
第三个环节:自主探究问题——鼓励自我成长
在区域活动中,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幼儿独立开展游戏;多观察,少干预;多放手,少包办;多鼓励,少指责。当幼儿需要帮助时,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给幼儿,而应及时以适宜的方式应答,让他们在自我尝试、自主探究中获得自我成长。
第四个环节:自选结束形式——体现人文关怀
区域活动结束时,有的幼儿希望早点结束游戏,有的幼儿意犹未尽,希望多玩一会儿。教师可把游戏结束形式的决定权交给幼儿,让幼儿自主选择结束形式,从而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,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。
结束的形式有三种:一是如果大部分幼儿都想结束游戏,可由两名教师分工讲评各自观察的区域;二是如果一部分幼儿想继续玩,一部分幼儿想结束游戏,则两名教师分工,一名教师负责留在活动室观察幼儿的区域活动,另一名带幼儿到户外进行自主游戏;三是如果大部分幼儿都有继续游戏的愿望,教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。
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、自主学习的场所,是幼儿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概念的源泉。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,能按自己的兴趣、意愿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,体验快乐和成功,能积极主动地学习、探索和发现。基于此,中国早教论坛定于2017年7月22日-23日,在河南·郑州举办“幼儿园区域游戏指导、材料投放与环境创设提升班”,让我们一起通过先进的理念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、学习环境。
时间地点
时间:2017年7月22日-7月23日(21日全天报到)
地点:河南·郑州
日程安排
7月21日 全天
全天报到,熟悉会议流程
7月22日 星期六(上午)
8:50-12:00
主题: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区域活动与游戏
一、课程与课程游戏化;
二、区域和游戏活动的实施和路径;
三、环境优化的策略;
四、实时视频分析,解疑答惑;
学员代表提供相关视频,结合上述知识点,针对性的进行剖析,让所学内容理解更透彻。视频内容包括:班级环境、公共环境、户外环境。
7月22日 星期日(下午)
14:00-17:00
主题:《指南》精神引领下美术区域活动的开展
一、《指南》精神引领下我们对美术区域活动的理解;
二、关注课程,同一主题中呈现多样性的美术区域活动;
三、关注生活,同一类材料引发多样性的美术区域活动;
四、不常见的材料引发多样性的美术区域活动;
五、美术区域里我们怎样玩
六、美术工作坊;
《马赛克纹瓶》、《美丽的蔬菜头饰》、《时尚衣领show》
七、视频分析-幼儿园提前准备视频,选出代表性的进行现场分析,视频内容包括:美术区域活动、美术区材料投放、美术区观察笔记。
7月23日 星期日(上午)
9:00-12:00
主题:区域与游戏
一、区域的设置与优化;
二、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探索;
三、游戏的来源与指导;
四、户外游戏区的设置与实践;
五、视频分析,选出代表性的进行现场分析,视频内容包括:区域内幼儿游戏视频或者教师的观察笔记、自主游戏时教师的指导等
7月23日 星期日(下午)
13:00—16:00
主题:指南精神引领下的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开展
一、区域游戏环境创设
区域游戏划分—
美工区、益智区、阅读区、构建区、科学区、生活区、扮演区
二、区域游戏内容的选择
三、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
四、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
通过观察、我们能看(听)到什么?——教师的观察
通过观察、我们能了解什么?——教师的分析与评价
通过观察、我们能做什么?——教师的决策与回应(教师指导)
视频分析-幼儿园提前准备视频,选出代表性的进行现场分析,视频内容包括:区域材料投放,孩子在自主状态下的游戏状态。
分享嘉宾:
南京市一线名园长团队
报名方式
1.编辑短信:
“单位名称+姓名+电话+人数”发到189-1170-9449。
2.电话咨询;姜老师 18911709449(同微信)
(扫二维码直接报名哦)
重要活动推荐
本文章内容与图片均来自网络收集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
版权说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 凑渣网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;
取消回复欢迎 你 发表评论: